English

兴国之路

1999-11-02 来源:光明日报 科学技术部部长 朱丽兰 我有话说

向科学技术进军

建国伊始,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专门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不超过500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科技事业高度关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全面部署中国的科技发展。特别是《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提出和完成,使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十年飞速发展的辉煌时期,得以建立和发展了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喷气技术等新兴学科领域。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我国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建国以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体系迅速建立健全,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1958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政府各部门相继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各省、市以及许多厂矿也建立了研究试验机构。高等院校的数量迅速增加,教学与研究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在较短的时期里,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地方以及国防系统科研机构等几个方面组成的科技体系。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同时,吸收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使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得以改观。

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科学工作者殚精尽智,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奇迹,不仅在工业、农业和医药卫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奠定了共和国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在高技术和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震惊的重大成果。1964年10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5年9月,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1966年,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这些科技成就极大地振奋了国威,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勇气。

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文化大革命”使科技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我们不仅丧失了追赶先进水平的良好机遇,而且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又一次被拉大了。

“文革”结束后,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邓小平以伟大的气魄和胆识,提出了对我国科技事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思想。一是明确而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重要观点,论述了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关键地位。二是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发展科技事业的主力军。这些论断,肯定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砸碎了“左”倾路线强加在知识分子头上的枷锁,极大地焕发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进一步提出对外开放和重视科学、教育的方针,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这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创造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科技工作虽然对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体制上一直是与经济相分离的。1981年国家科委在给中共中央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方针,强调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学技术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国务院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从宏观和战略方面统率全国科技工作;各地区、各单位陆续选拔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以科研机构管理制度和职称制度为重点,还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明确指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目的,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实际上指明了中国科技如何继续发展,在何种体制中运行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有领导、有组织的全面实施阶段。

十几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这一基本,问题者从科技系统内部改革起步,以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带动组织机构和调整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从解决与经济相关的科技问题者逐步向推动者农村、企业及社会科技进步的广泛领域推进为了保障科技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确立了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的三个层次的战略部署,制定和实施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大格局。

科教兴国再创辉煌

世纪之交,从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敏锐地把握时代特点,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动员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科技进步,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实践推向了新的高潮。1995年5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上,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投身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事业。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江泽民还深刻指出,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下,“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合理的经济结构上,必须有自己强大的基础产业”,而这种物质技术基础和基础产业都必须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为从根本上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创新工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重视。早在1995年,江泽民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后,江泽民又多次在讲话和批示中强调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于8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是事关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努力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赋予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大的动力,是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上的同志的一个伟大战略性任务。

当前,我国科技事业正在经历新的突破,科研系统组织结构、科技管理体制正在进行重大变革。一大批科研院所开始向企业化转制,广大科技人员纷纷走向市场创新创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欣欣向荣,一个有利于科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环境正在迅速形成。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正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此稿为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强·改革·创新———共和国科技事业50年》一书导言。本报发表时有删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